1、保护层是砼表面到主筋的距离,箍筋是在主筋的外面,所以减去保护层的时候多减去了箍筋的直径,8d是修正值,最后要加上的。
2、那是老的计算方式了,就是8×梁宽8×保护层,多减了8个箍筋直径新规范中,混凝土保护层的概念变了。
3、是加上八倍直径,是软件计算时加的,主要是外皮原因,我空间有相关资料,084。
4、是指钢筋在弯折时的长度D代表的是这个筋的直径比如这个是A8的钢筋,那么就是8*D=8*8。
5、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没有标准规定,各自为是,8d是愿意用该公式的人知道我的公式里没有8d 箍筋下料长=2b+2h044d+10d抗震20d 其中bh为制作尺寸。
6、箍筋下料根据钢筋的规格直径另增加8*直径长度,即箍筋下料实际长度=箍筋的外围长度+8*钢筋的直径。
7、箍筋下料长度计算的式子没有规范规定,个人用个人学到的办法建议楼主采用本人图解得到的公式对于光圆钢筋HPB300的,矩形箍,下料长度=2b+h151d+10d抗震箍20d对于带肋钢筋HRB335HRB400的矩形箍,下料长度。
8、看不清你的公式,但箍筋的长度是由平直段+弯曲增加值+弯钩,组成的,还有一点别忘了弯曲增加值和弯钩都是两个下料时当然要加上。
9、这里的8c指的是8*保护层厚度8d指的是8*箍筋直径135°弯钩增加长度值就是弯曲调整值19d 加上末端平直段长度10d ,合计为119d。
10、应该有防震要求吧,箍筋的长度计算方式有很多种,你在百度中搜“箍筋的计算公式”就知道了。
11、建议不要乱用公式套算,各种印刷品上花样百出,你想去理解,白费脑筋,需要先进它的套路,常常弄晕头脑不如用我推导的公式,简单方便容易记设矩形箍筋制作尺寸为b×h 包外,d为钢筋直径则 对于HRB335。
12、外侧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19d+max10d,75mm*24d03G101,保护层厚度从受力筋外侧钢筋计算,如果一个地区钢筋筋长度是算到外皮,那么 外侧箍筋长度=构件周长8*保护层+8d+19d+max10d,75mm。
13、假如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135度弯钩,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解箍筋公式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238d b。
14、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为什么还要乘以2因矩形箍筋有4个边,计算式中括号内是2个边,所以乘2。
15、前面括号后是不是还得乘以2啊,2*119d是箍筋末端弯钩,8d是根据11G101规定,新图集将保护层确定为箍筋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而03G101规定的保护层厚度是混凝土边缘到主筋外皮的距离,关键就是保护层上面梁宽2*保护层后。